“想不到,在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廉政教育基地,周末,帶著孩子一路參觀、游玩,既增長了孩子對‘廉’的認識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家國情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我自己心中也多了份感動和責任。以后,我會經常帶著家人來的?!辨?zhèn)康縣南傘鎮(zhèn)一名黨員干部帶著一家子參觀完廉政教育基地后,頗有感觸地說。
據悉,為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鎮(zhèn)康縣紀委監(jiān)委深入挖掘當地紅色文化、戍邊文化、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清廉因子”,分別在鳳尾鎮(zhèn)小落水自然村、南傘鎮(zhèn)刺樹丫口自然村、南傘鎮(zhèn)白巖自然村打造廉政教育基地,通過點上的示范引領,帶動面上的廉政教育。同時,堅持黨風廉政宣傳教育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黨員群眾的理念,用好用活廉政教育基地資源,引導干部群眾思想上崇廉尚廉,行動上踐廉護廉。
各廉政教育基地精心打造,各具特色。鳳尾鎮(zhèn)小落水自然村廉政教育基地依托當地紅色資源打造,這里青山環(huán)繞、古木林立、云霧繚繞,一排排古樸的石板房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小落水平叛遺址紀念碑”聳立在村旁山頂上,向人們訴說著當年解放軍和當地群眾在平叛戰(zhàn)斗中,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
南傘鎮(zhèn)刺樹丫口自然村廉政教育基地緊貼著國境線,距離中緬邊境線最近僅50米,它的腳下,一側是中國,另一側是緬甸,一村即可看兩國,被譽為“百里邊關第一哨”。身處其中,“我們都是祖國守邊人”的自豪感、榮譽感油然而生。
南傘鎮(zhèn)白巖自然村是國內德昂族第二大聚居地,德昂族素有“孝親敬老、睦親齊家”的傳統(tǒng)文化,在每年“敬老節(jié)”上,子女都要為父母行洗手洗腳禮,千百年來一直流傳至今。融合德昂族好家風好家訓文化元素打造廉政教育基地,把家風建設作為厚植廉政根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抓手,助推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不斷向上向善。
同時,該縣紀委監(jiān)委聯合當地黨委政府為基地精心編纂解說詞,以“廉政”為主題,分別加入當地紅色故事、戍邊故事、先烈英勇事跡及反腐倡廉歷史和身邊典型案例等內容,生動有趣、形象直觀,再加上講解員的動情演繹,讓現場干部群眾深受震撼和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此外,南傘鎮(zhèn)刺樹丫口自然村廉政教育基地建有氣勢恢宏的戍邊館,南傘鎮(zhèn)白巖自然村廉政教育基地建有凝聚記憶的村史館,館內通過文物、舊時生產生活用具的陳列和文字、圖片、史料的展示,生動地再現了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場面和農村發(fā)展歷程,讓廣大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自覺性。
“我們統(tǒng)籌整合各類文化資源,打造了3個廉政教育基地,串點成線形成獨特的廉政文化‘群落’。”該縣紀委監(jiān)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群落’不僅為廣大黨員干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浸入式的廉政教育,還在群眾身邊勾勒出獨特的廉潔‘風景線’。”(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