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家致富,就算是一只老母雞從我家門前經(jīng)過,我也要捉回家下個蛋再放走……”
云南省紀委省監(jiān)委拍攝的《警鐘為你而鳴》警示教育片中,曾任某州委書記陳某的妻子所說的話讓人大為震驚。治家不嚴、家風不正的貪腐案例,發(fā)人深省。陳某與其妻子一起上演“貪腐夫妻檔”、唱起腐敗“二人轉”,其家風敗壞是他走向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毛毛細雨濕衣裳,點點私心毀名節(jié)”。這個案例警示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對配偶、子女嚴格教育、嚴格管理,為親屬立好“標尺”、劃出“紅線”,涵養(yǎng)清廉家風。
近年來,從各地紀檢監(jiān)察機關查處的腐敗案件來看,“一人當官,全家多人涉案”在相關腐敗案件中也多有出現(xiàn),有的“前門當官,后門開店”,妻兒兄弟齊上陣,形成共同斂財“鏈條”,一些領導干部允許或縱容家屬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將公權力變成“私人定制”,也助長了自身的違紀違法行為,最終導致底線失守,與家人一起走上不歸路?!?/span>
國是千萬家。家風建設是推動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都是永恒的話題。
眾所周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成員的人生歷程中,所在家庭具有根本、持續(xù)而又深刻的影響。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在子女成長中埋下最初的種子,將影響其一生??梢哉f,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深深的家庭教育烙印。領導干部作為弘揚家庭美德的表率者,要更加注重對家庭成員的品德教育,既要有溫情,更要嚴約束,以嚴正家風打好人生底色。
回顧黨史,老一代共產(chǎn)黨人為我們黨員干部樹立了光輝榜樣。周恩來專門制定了《十條家規(guī)》嚴格要求親屬。羅榮桓教育子女不能成為“八旗子弟”。陳云曾給家人定下了“三不準”家規(guī)。焦裕祿當年教育女兒,“不能因為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就高人一等,你應該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作為黨員干部應弘揚、傳承好先賢偉人們的良好家風,自覺擺正黨性與親情、家風與黨風的關系,切實當好家庭的“掌門人”,對親屬嚴加教育,嚴加管理,不要讓親屬把自己“拉下馬”。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黨員干部要掃凈“家庭之屋”,既把好廉潔自律的“前門”,又守好家庭防線的“后門”,有了好家風、好作風,才能有一個堅強的后盾,有了堅強的后盾,我們才能在以后的“糖衣炮彈”的轟炸下屹立不倒。
家風連著民風、黨風和政風。黨員領導干部要堅持“吾日三省吾身”,不被“人情風”吹暈、“枕邊風”吹軟、“膝下風”吹倒,做到公心不丟、原則不失,持之以恒涵養(yǎng)好家風、潤澤好作風,成為身邊人的標桿和榜樣。(雙江縣紀委監(jiān)委 羅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