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學黨史,讀到一則“半條皮帶”的故事,深受感動。紅軍長征時期,常常要面對極其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所帶來的溫飽問題。在找不到任何食物的情況下,任弼時和警衛(wèi)員李少清將皮帶切成若干塊,放到鍋里煮后用來充饑。雖然味道難聞、難以下咽,但他們卻風趣地稱之為吃“煮牛肉”。
翻開百年黨史,是一段段充滿艱辛困苦的奮斗歷程,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100年間,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不斷的發(fā)展和壯大。從南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起,這漫長的救國救民的歷程,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建立一個嶄新的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
不怕苦、能吃苦、能戰(zhàn)勝苦,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的斗爭》中這樣描述紅軍艱難困苦的生活:“現(xiàn)在全軍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還缺少布。這樣冷了,許多士兵還是穿兩層單衣。好在苦習慣了,而且什么人都一樣苦?!?/span>
二萬五千里長征譜寫了一首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血戰(zhàn)瀘州、強渡長江,這一個又一個的困境考驗著黨,我們的黨始終用英勇不屈的頑強毅力創(chuàng)造了奇跡。今天,盡管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巨大進步,各方面條件都改善了,但先輩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苦干實干的作風,依然需要我們永遠傳承和發(fā)揚。(趙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