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陽光的午后,我從書架上找到了一本書,書已泛黃,封面也起了皺褶,兩個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向遠方看著什么……
那是我保存下來的上小學時的課本,里面有一篇特別喜歡的文章《楊家?guī)X的早晨》。猶記得學那篇文章的情景:“太陽剛剛升起。毛主席走出窯洞,來到他親手耕種的地里。毛主席一手扶著水桶,一手拿著瓢。瓢里的水緩緩地流到小苗上……遠處,八路軍戰(zhàn)士也在忙著挑水澆苗。楊家?guī)X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陽光?!?/span>
至今我也描述不出讀時的感受,只是覺得讀著很舒服,楊家?guī)X的早晨很美,毛爺爺很可親。
放學我回家問爸爸:“楊家?guī)X在哪兒?毛主席怎么在那里?”
于是,爸爸給我講了毛澤東、周恩來,給我講了延安、井岡山,給我講了中國共產(chǎn)黨。
我問爸爸:“什么是中國共產(chǎn)黨?”
爸爸說:“戰(zhàn)爭時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像毛主席、周總理一樣讓中國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的人。今天和平時期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日子的人?!?/span>
突然之間,我想起了下鄉(xiāng)時遇到的一名山村小學教師,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16歲走上講臺的他,已有40多年的教齡。如今,他還堅守在他熱愛的三尺講臺上,為山里的孩子傳授知識。
我問他:“這么多年,沒想過要走出大山嗎?”
他說:“想過,但每天聽著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心情就會很好。聽孩子們一口一口老師的叫,一種責任感就會在心里涌動,就告訴自己得把這些孩子教好。晚上查夜時,給孩子們蓋蹬翻了的被子,看孩子們一張張熟睡的稚嫩的臉,會覺得,這些山里的孩子,需要我的守護,而我,也需要這些孩子......”
上班時在單位門口遇到要下村的同事,這位同事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這是他第二次申請去駐村了。
聽同事說,他入駐的村有一個女孩有心理疾病,他為這個女孩找心理醫(yī)生,自己也時常上門開導,女孩從剛開始的怕見人到如今可以主動與人交談;他和其它的駐村工作隊員與農(nóng)戶一起種地、收烤煙,把辦公室搬到田間地頭……
“群眾利益無小事”這樸素的道理,很小就知悉,從小就喜歡文字的我,把它落于紙上的少之又少。有一天,遇見時,又覺文筆太淺薄,寫不出那份真心與執(zhí)著,卻聽見了群眾會心的笑聲和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曾經(jīng)有人問我:“你心里的中國共產(chǎn)黨是什么樣子的?”
當時不是很清晰?,F(xiàn)在我可以回答:“我心里的中國共產(chǎn)黨,就是以上文字描述的樣子?!保ㄊ菲G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