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山,有人喜歡水,我也喜歡,但我更喜歡花,特別是紅花。
18歲那年秋天,牢記媽媽“聽領導的話,好好工作,不管干什么都要用心”的囑咐,來到佤山的革命老區(qū)——班洪鄉(xiāng)政府,開啟了自己無怨無悔的人生之旅。班洪,一個到處充滿紅色元素傳奇之地,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四面青山環(huán)繞,具有佤族特色的茅草房眾星拱月般把鄉(xiāng)政府圍繞在中間。距鄉(xiāng)政府大門約100米的地方有一棵高大的榕樹,樹下矗立著雄偉的“班洪抗英遺址”紀念碑。
賞花、采野果、摘野菜、拾野生菌、捉螃蟹成為沖淡工作壓力的“調(diào)節(jié)劑”。風聲,雨聲,鳥鳴聲,流水聲、沙沙樹葉擺動聲如同一首首“解乏曲”陪伴我每一段征途。第一次看到木棉花是猝不及防的。下鄉(xiāng)返回路途中,大家叫嚷著找野菜改善伙食,順著一條小溪逆流而上,突然出現(xiàn)一片開闊地,抬眼望去,四、五棵木棉花矗立在灌木叢中,壯碩的軀干,頂天立地的姿態(tài),英雄般的壯觀、紅艷的顏色,我震撼極了。
同事告訴我,花掉落后,樹下落英紛陳,花不褪色、不萎靡,默默無聞回歸自然?;ㄐ鯏y帶種子隨風飄揚,到哪就繼續(xù)發(fā)芽、生根。我只感覺花的顏色太紅艷、太獨特,沒有一絲絲雜色,非常喜歡。
春來秋去,夏歸冬藏,當我握緊右手,莊嚴在黨旗下宣誓時,心中卻閃過木棉花壯碩的軀干,頂天立地的姿態(tài),英雄般的壯觀、紅艷的顏色。耳畔回響媽媽的囑咐和誓詞,終于明白班洪的木棉花紅艷的顏色像什么,如黨旗中最鮮艷的一角。
當年要離開班洪時,非常不舍。
看著榕樹下矗立著雄偉的“班洪抗英遺址”紀念碑時,穿越時空我看到了1934年班洪佤族部落王召集班老等17部落首領在這棵榕樹下聚義,鏢牛盟誓,決心武裝抗擊英軍,收復失地的壯舉和聽到英烈們發(fā)出的鏗鏘誓言。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我到滄源縣紀委監(jiān)委工作已十五年有余?;叵胱约哼@十五年,雖然沒有做過驚天壯舉,但始終能夠用實際行動做好黨的忠誠衛(wèi)士,當好一名合格的紀檢人。我也不禁追憶起自己的入黨初心,回想起初入紀檢系統(tǒng)的錚錚誓言,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最初的信念和堅守。驀然回首,原來班洪木棉花的那一抹紅已深深融入我的血液和靈魂了。(田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