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阿香是滇紅茶廠一名退休職工,而今年過半百的她,在制茶戰(zhàn)線上奮斗了30個春秋,見證了鳳慶茶葉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點滴,在制茶這個平凡的崗位上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給兒孫后輩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她工作日每天早晨6點起床,從家到公司差不多半個城的距離,上班幾乎沒有遲到過,等同事都到崗時她已打掃好衛(wèi)生、燒好熱水。然而命運多舛,30多年勤勤懇懇參與制茶工作的她,患上了哮喘病。我原不知哮喘為何病,直到去年底的一個周末我在縣城加班,她突然發(fā)病,我和丈夫都不在身邊,后面我趕回去把她送到醫(yī)院搶救,我整個人都懵了,第一次看著她經(jīng)歷病痛,第一次覺得生命在疾病面前是那么脆弱,只希望我家一年只有春、夏、秋三季,沒有易發(fā)病的冬季。
在我心里,所有優(yōu)秀的形容詞都可以用來形容她,她曾經(jīng)榮獲市縣“三八紅旗手”稱號,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留芳百世的偉業(yè),但她懷瑾握瑜的品德,卻一直激勵著我。從出生開始她一直在適應不同的角色,起初是“女兒”,然后是“母親”,現(xiàn)在成了“奶奶”。
在我的丈夫四歲那年,我公公有一天騎自行車回老家,就再沒回來過,從此,她就成了外婆心中最牽掛的孩子。一個人要帶著四歲的孩子在縣城立足,除了堅強、勇敢,她別無選擇。逢年過節(jié),她都要帶著孩子回外婆家、奶奶家,即使回不去,也會準備糖食等東西提前寄回去;包括我和丈夫結(jié)婚后,如果回不了我那邊的娘家,也要我準備東西。其實我心里都懂,她是在言傳身教,要讓我和丈夫明白,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
如今,我的女兒快三歲了,我一直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丈夫工作太忙,帶娃的重任就落到了婆婆身上,記得女兒學說話第一聲叫的是“奶奶”,女兒每一餐輔食都是由她精心準備,注重膳食合理營養(yǎng)搭配,每次用餐都會用一些方式方法引導女兒同意關(guān)掉電視或者手機,每次周末回家都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每個周日在我返回鄉(xiāng)鎮(zhèn)前還有一桌豐盛的晚餐,讓我幸福感滿滿的。
多年來困擾我的問題“為什么她沒有再嫁呢,這20多年來依舊一個人”,慢慢的時間告訴了我答案。在生活中我從我老公身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實與溫暖,每個節(jié)日、生日都給我們儀式感;在工作中他有高度的責任感、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無論工作多累多繁雜,從不把不愉快、不順心的事帶回家;結(jié)婚快四年,對我從未有過一句抱怨、一句責備,更多的是關(guān)心與愛護;對孩子更是寵愛但不溺愛,他說我沒有體會過父愛,我要讓我的女兒能夠真切完整的感受一生。
她還是一名中共黨員,社區(qū)通知的組織生活從不缺位、積極響應,會上都認真聽講、做筆記,帶著小孩去開會不方便,她就把孩子寄在一個阿姨家,會后又去接孩子。她按時積極交納黨費,工資比我們低、黨費比我高,但是交黨費比我們更上心。她關(guān)心國家的時事,關(guān)心身邊條件沒我們好的群眾。她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在七一前,她教孩子《歌唱祖國》《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歌,我們一家都深受黨的庇護,她要讓她的孫女從小就明白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當我將以上文字發(fā)給我的婆婆,她笑笑說,“姑娘,你啥時想起要給我的人生一個小結(jié),現(xiàn)在想來,所有的堅強和所謂的能干,都只是為了活下去,為了讓我兒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了有良知,有當擔,別無所求。而今,我只希望我們這個小家庭和和睦睦、開開心心。我們大家都要記?。嚎可剑綍?,靠人,人會跑,只有自食其力才是最好。”
阿香,這個時光里最美的人,我慶幸自己能成為她的家人,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兒可以把奶奶也寫進她的文章,而且比她媽媽寫的更好。(楊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