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可見讀書學習不但要勤奮刻苦,還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于是我買了很多書籍,有業(yè)務(wù)類、文學類、心理類等,閑暇之余,翻看幾頁,品味書香,的確快哉。
其中,我喜歡的書籍有《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中華上下五千年》以及其他文學方面的書籍。每每讀到重點或是精彩語句時,我總是習慣畫上橫線并摘錄下來,重復研讀。比如,在讀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中的第三問“如何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個務(wù)必’?”時,我就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三個務(wù)必”摘錄下來,與70年前,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兩個務(wù)必”進行比較記憶。
讀到不懂的或是模糊的知識點,我也會上網(wǎng)查閱相關(guān)資料設(shè)法弄明白。比如:在讀到《清廉云南建設(shè)學習教育叢書(2022)》之《云南廉吏知與學》中的鄭純時,上面寫道:“東漢明帝時期,鄭純出任益州郡西部都尉(轄今云南西北部地區(qū))。”這東漢明帝是誰?這都尉又是什么官職?于是我便上網(wǎng)查了資料并備注在書中:“東漢明帝,劉莊(劉陽),是東漢第二位皇帝;都尉,中高級武官,輔助太守主管軍事?!睂ふ掖鸢傅倪^程,就像挖掘?qū)毑?,?nèi)心激動,精神振奮。
每一次閱讀書籍,我都習慣在書上標注學習日期、天氣情況以及當時的一些所思所想,等再次閱讀該篇文章時,我依然還會進行標注,并把兩次學習記錄的內(nèi)容進行比較,因為心境不同,對于同一篇文章的感悟也會不同。
學習政治理論方面的書籍多了,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指導下,工作思路寬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多了。而一部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則能溫潤心靈、涵養(yǎng)情懷,在潛移默化中自己的感情更細膩,思考更成熟,眼界更開闊,學會了如何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保持雍容雅逸、瀟灑樂觀的境界,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博覽群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姚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