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太陽不再有那份春天的溫柔,火辣辣的照著大地,沒有春天的萬物復蘇,也沒有秋天的果實累累,唯獨有的便是熱。初夏讓我暈沉沉的,可是初夏是很美麗的,她給鳳凰木帶來了另一種自然之美,初夏也是有思想的,傍晚散步于河邊大道,她給我?guī)砹诵┰S聯(lián)想。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春、夏、秋、冬四季,那么,夏天應該屬于一個人的青年時期。有人說夏天是一個浮躁的季節(jié),回想年輕時代的自己,也曾經(jīng)心浮氣躁,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靜多了盲目、少了腳踏實地多了急于求成,為要求獲得及時的滿足而缺乏奮斗的耐性,盲目追隨潮流而喪失了自立的選擇,追求感觀刺激而忽視了精神生活的充實,一切憑感覺行事而取代了思考的作用,以至于今日無所建樹。
當下,有點像夏天,紛紜復雜,誘惑太多,想得到越來越多,而難度卻越來越大。于是浮躁讓我們在學習上不求甚解,坐不住、心不靜、想不深,心像長草似的;在工作上眼高手低,看什么都簡單,不屑于認真去做,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做事急功近利,名利當頭,哪里露臉就往哪里鉆,追求表面文章和短期效應;做人玩世不恭,無責任感,無使命感,一切無所謂。就像面對尚未開花的樹就想去摘果實,就象一條魚還未離開水池就想一躍成龍;不掃一屋,卻想橫掃天下;尚未學步,便想天馬行空。浮躁已成了一種“社會病”。
其實,敦厚、淡定、踏實、沉穩(wěn)等一直是我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活在當下,唯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平平淡淡才是真”。縱然我們沒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沒有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從容,但我們也要堅定的多一些淡定,多一些沉靜,少一些浮躁。事實上,真正讓我們浮躁的永遠都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我們自身的心境和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平和沉靜,腳踏實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雙江縣紀委監(jiān)委????曾慶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