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晨7點,我一如既往的被每五天一次趕山街的喧囂吵醒。頭幾次被吵醒很是讓人煩躁,但習(xí)慣了之后反而覺得挺有意思。特別是周末,可能是生物鐘的原因,被吵醒后就不會想賴床,反而特別精神?!凹词故侵苣┮膊灰小跉?、歇歇腳’的想法。”腦海中不知怎的突然冒出了這句話,我嘴角一揚,翻身起床。
洗漱完后,下樓來到山街。還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是那五花八門的吆喝,還是那各式各樣的果蔬蛋肉。一切都像是一個平淡的山街早晨,直到一團火熱的紅色猛然映入我的眼簾。定睛一看,那是一家賣年貨的攤位。
算算日子,原來還有一個星期就是春節(jié)了。
記憶中的春節(jié)一直是小時候的樣,我攜帶著幾十塊的“巨款”,跟著幾個哥哥到縣城去,買上平時可望不可即的零食和玩具,再“趾高氣揚”的回家,家中是在切菜的母親和燒火的父親,還有爺爺奶奶看著一大家子的笑容。最近幾年的春節(jié)反而沒什么印象,只記得三十晚上一家人看的春晚和漫天的煙火。
此刻我才反應(yīng)過來,為什么這幾天消息里諸如“怎么還不回來?”“啥時候回家???”“在家里呆幾天?”突然變多了,心里不由得一暖,也暗暗佩服老祖宗設(shè)置春節(jié)的先見之明。每年臨近春節(jié),哪怕人不在家里,在乎你的人依然會想起你。
而按照傳統(tǒng),到了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至此大家就要開始置辦年貨,且每天都有說法: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所以我現(xiàn)在買年貨也算是正當(dāng)其時。
我一邊想著,一邊走到攤前和老板攀談起來。得知老板是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人,因為離春節(jié)還有幾天時間,所以現(xiàn)在年貨價格還在正常水平。我微微一笑,想起來幾年前有一次,大年三十了才被父親火急火燎拉上去買年貨,比之前正常的價格高了差不多一半。
雖然是在公租房租住,但過年也要有過年的樣子,該置辦還得置辦。“這個,還有這個,您給我裝一下。”我挑了一副對聯(lián)和一個福字,準(zhǔn)備回家貼起來。和往年一樣,我挑春聯(lián)都是找詞句有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類型,至于“財源廣進”“招財進寶”之類的基本不看,因為那不是我該想的。
上聯(lián):百世歲月當(dāng)代好
下聯(lián):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