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大寶是一個小男孩,他七歲了,小寶也是一個小男孩,再過幾天,他就要滿兩歲了。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時很少能把工作和家庭兼顧周全,“二寶”更多時候是家里的老人照顧,在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之際,我也開始反思是否陪伴他們太少。
前段時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宅在家里,我較往常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陪孩子們。小家伙們逐漸地跟我親近了許多,喜歡拉著我的手邀約我加入他們的玩具陣營,喜歡把彩色的畫筆遞到我的手里讓我和他們一起發(fā)揮想象力,喜歡把那些讓他們高興的或不高興的事分享給我聽,我也成為了他們喜愛的“玩伴”。每晚睡前,我像當年我的媽媽摟著我,給我講童話故事那樣,將二寶摟在懷里,也給他們講著那一個個“一千零一夜”,陪著他們緩緩入夢。
在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里,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所能獲取到的知識信息來源很廣、內(nèi)容有好有壞、質(zhì)量有高有低,這些信息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言行舉止。就比如大寶會通過玩“植物大戰(zhàn)僵尸”的游戲來評判那些植物是好的,它們會齊心協(xié)力地消滅僵尸、擊退僵尸的進攻;還會模仿僵尸走路去嚇唬他的小弟弟;也會因為貪玩心切,鬼畫桃符一番后,把自己的字寫得太亂的原因歸責于弟弟的搗亂。
小寶也總愛照著哥哥的行為比劃著自己的“小動作”。那天,我想試試孩子們的模仿力有多強,便學著電視里的一段公益廣告,當著二寶的面打了一盆洗腳水給外婆并幫她洗腳。當我“策劃”的前戲完成后,大寶開始默默地接了一盆水,然后拉著我進到了洗漱間要幫我洗腳。此時,二寶也想拿著他的小水盆幫我打水,我說:“二寶乖,媽媽已經(jīng)有一盆水了,你能不能學著哥哥幫媽媽洗洗腳呢?”二寶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原來以為這只不過是我“預謀”的教育活動,不論結(jié)果怎樣我都有了心里準備,可是沒想到,當兩個孩子都認認真真地做起來的那一刻,我心里還是暖暖的。
于是乎,我在想,小孩子的成長缺不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教育更少不了家長的言傳與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卻是父母的鏡子。我知道小寶會學哥哥的樣,大寶學的卻是父母的樣。我想把最優(yōu)秀的自己展示給我的孩子們,不僅僅是那一場我自導自演的洗腳戲,而是真真正正的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我,我想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媽媽是他們的榜樣,是他們的好榜樣。
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教育孩子不單純的只是在這個家里面,讓他們不愁吃穿,快樂成長,它更多地肩負著孩子成長的未來,他們能為他們以后的家庭做什么、能為社會做什么、能為國家貢獻什么。這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通過對自己孩子教育的思考,又不得不讓我再次反思自己的職業(yè),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我該如何詮釋紀檢監(jiān)察機關的“忠誠、干凈、擔當”的內(nèi)涵,我該怎樣踐行“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本質(zhì)要求,我該如何將紀檢監(jiān)察的職業(yè)精神用于我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我會不斷在陪伴中努力,在教育中思考,用心撫育好我的“二寶”,希望他們健康成長、積極向上。(溫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