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防控,二年級的女兒本周開始在家里線上學(xué)習(xí)。老師安排的數(shù)學(xué)作業(yè)題,女兒完成后第一個發(fā)到了班級群里,結(jié)果馬上就有同學(xué)的家長指出了女兒的一題列豎式計算中抄錯了數(shù)字,計算結(jié)果是錯誤的。
等我下班回家,女兒跟我說“媽媽,我覺得害羞極了,我總是犯這個粗心的錯,老師也許都對我失望了,明天的作業(yè)我不能再錯了”。女兒的話,讓我想起了南宋時期朱熹的一句話“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這句話是說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人有了羞恥心,才會有志向、抱負和氣節(jié),才能意志堅定,于貧富、得失、義利之間有所取舍,而不是任憑物欲驅(qū)譴。
人有羞恥心最是難能可貴。從小,父母對我們的教育就是“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有多大肚裝多少食”,這些俚語俗句,讓我們從小就認知到,有些事情不能做。為什么不能做,是因為做了會讓家人和自己蒙羞,也就是做人要有羞恥心。做人做事,首要立德,通過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而道德能約束的前提是要知恥。別人學(xué)習(xí)比自己學(xué)得好,要知恥,勤學(xué)苦練;別人工作比自己做得好,要知恥,努力趕上;看到別人工作上偷奸?;?,要知恥,堅決杜絕;遇到他人送錢送物,要知恥,嚴辭拒絕。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一面,人生中總會犯大大小小的錯誤,可如果在犯錯之后不知羞恥,不以為辱,還是不知悔改繼續(xù)犯錯的,那一定會受到別人的鄙視。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俗稱的“厚臉皮”,做錯事情遭人指責也不知羞恥,反以為榮,這樣的人或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比別人聰明,他們奉行的是“臉皮厚到底則無敵”,殊不知,在別人的心目中,他的品格已經(jīng)大打折扣,這種沒有羞恥心的人,爬得再高也只會摔得更慘。一個人沒有了羞恥心,就會無所畏懼,肆無忌憚,孟子說“無羞恥之心,非人也”,如果一個人連羞恥之心都沒有了,那他就是一個披了人皮的沒有思想沒有魂靈的禽獸。
漫漫人生路,常懷知恥心,“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遜于五色之惑”,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云縣紀委監(jiān)委 匡成媛)